資料來源:周祝瑛(2000)。猪肉攤上的教育家。臺北:南宏。

 

 

 

大陸學歷認證之外的幾點思考

 

 

    民國八十七年前教育部林清江部長及陸委會張京育主委在出席「兩岸家庭教育」研討會中,一致表示大陸學歷暫停採認係因相關辦法不夠周延,因此必須再仔細研究,但兩岸學術交流將繼續進行,大陸學歷採認政策無時間表,目前也不鼓勵學生到大陸念書。無獨有偶,兩岸在處理文教交流上似乎都是受到政治考量的侷限,在意識形態上角力。回想一九九三年底大陸對台的交流重點,包括:

 

一、選拔與培訓一批「既懂得(中共)﹃黨﹄的政策、又了解台灣狀況的學者交流專業隊伍」,使得在兩岸交流中起影響作用;

 

二、吸引台灣青少年到大陸觀光旅遊,使其產生認同;

 

三、吸收台灣素質較高的高中畢業生到大陸大學就學,培養一批能對台灣產生正面影響的台籍生力軍。

 

    然而到了一九九六年,大陸對台的文教交流策略改採「學者從寬,學生從嚴」的態度,限制大陸研究生來台實質交流。原因是大陸認為我方補助大陸研究生來台研究,有推銷台灣經驗的政治目的。因此,從近三年來,大陸核准研究生來台研究通過比率不高的情況下,在在可看出兩岸文教交流備受政治的干預。

 

    儘管兩岸文教交流難以排除雙方政治掛帥的陰影,但無可否認的是:以文教交流為主的軟性訴求,是建立兩岸良性互動成本最低、風險最小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不二途徑。從兩岸文教交流策略的調整轉換中,不難看出大陸對台政策的貫徹與一致;反觀我方腳步,以學歷採認政策喊停一事為例,除了令國人錯愕之餘,暴露了政策朝令夕改,前後矛盾,以及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缺失。

 

    其實,兩岸交流已是大勢所趨,如何掌握台灣的優勢,培養熟悉兩岸事務的專才,以應付日益繁雜的兩岸交流問題,是開創兩岸新局的關鍵。換言之,與其每年投資大量經費邀請對岸人士來訪交流,甚至送人到西方國家取經、研究大陸事務等類似做法,不如全力加強本土人才的培育,一方面建立一批長期致力於兩岸學術研究的專業隊伍;鼓勵年輕人從事兩岸法律、經貿、文化、教育種種方面的學習與考察;另一方面以疏導、輔助代替限制、凍結,對台生赴大陸就學問題採取更長遠、更開創性的做法。以美國培養大陸事務專家的經驗為例,根據學者何漢理(Harry Harding)的說法,可分為四個階段:

 

    一、一九六○年代:美國高等教育迅速擴充,以及來自政府與民間充沛的基金,對第三世界國家大力研究,促成美國由傳統的漢學重點走向中國大陸研究,能夠根據中共官方資料,分析大陸政權。

 

    二、一九七○年代由於美國經過越戰的痛苦教訓,與大陸文革悲劇的思想,改採批判理論,由整體發展轉向個案研究,套用各種社會科學模式來分析中國的政治變化。

 

    三、一九八○年代「中」美建交後,美國研究人員得以深入大陸考察,採用社會科學的語言和方法,進行田野調查;除了學者之外,亦有大批美國大學或研究生前往大陸,學習漢語,及了解大陸民情。

 

    四、一九九○年代迄今,美國學界改變過去只重經驗性事務的研究,一反慣有的西方霸權思考模式,借用社會科學的概念與方法,針對中國大陸特有的環境發展一套變化法則。在此時間,由於天安門事件發生,致使許多大陸學生滯留不歸,使得美國的中國大陸研究領域,突然增加一批通曉中文及中國基層社會、且受過西方學術訓練的生力軍。

 

    美國學界不乏影響該國中國大陸政策訂定之人,主要歸功各領域對大陸長期的投入觀察。反觀國內在大陸研究方面,教育發展始終是最受忽略的領域,不但研究人力明顯不足,研究內容多侷限在政策之訂定、頒行與實施,甚少顧及在政策實行之後,政經、社會、文化、思想等各方面深層結構所生的變化。因此,培養兩岸事務人才,除了政策的穩定性與一貫性之外,還必須造就一批熟悉大陸社會背景,具有解構大陸情境脈絡能力的人,如何去理解大陸當局與人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,進而提出合適的相應措施,在兩岸談判桌上掌握機先,就不能僅靠蜻蜓點水式的考察或任務取向的倉卒成軍,就能深入問題所在。無論台生赴大陸就學或者日後開放到大陸蹲點研究,都是為了培養兩岸事務人才長遠目標著想。無論對岸是

敵?是友?面對愈來愈龐大的經濟競爭壓力是事實。如何突破兩岸的政治禁忌,務實交流腳步,相關當局在人才培育上有無長遠規劃?兩岸文教交流的政策與做法,有無需要調整與檢討?這些都是大陸學歷採認政策所必須一併納入思考的地方,也是當局務實大陸文教政策所

需注意之處。

(原刊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,民87•6•2015版)

 

 論文及著述     目錄自序